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助力结对帮扶贫困户阿尔常扎户——阿尔常扎户终于喝上了自来水

2020-05-09 3431
字号:
分享

本网消息(图/文 梁瑜)“五·一”小长假刚结束,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之一的阿尔常扎户接通了自来水管,他们终于喝上了自来水,改善了生活用水问题。

图片1.jpg

阿尔常扎户现有户籍人口3人, 阿尔常扎户夫妻俩和他们正在喜德民中读初三的独子。因洛莫村山高水冷,自然条件不利于生产和发展,十三年前举家迁徙到了冕宁县曹古乡大堡子村3组居住。2018年全县最后一次贫困户筛查中,因他家住房不达标而列入了贫困户序列。通过“彝家新寨”项目资金补助后,阿尔常扎将新居建设在县内光明镇新联新村,去年6月入住新居。由于是自主搬迁,入户县城后,没有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家庭支出主要靠阿尔常扎外出务工支撑,妻子的日阿机就近揽点零星的彝绣活补贴家用。迁入新居近一年来,阿尔常扎家喝水要到院外二三十米处的邻居家提取,但长此以往总不是办法。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结对帮扶后,为了让阿尔常扎家有自己的水喝,不麻烦邻居,就将阿尔常扎户接水入户问题提上了工作日程。

图片2.jpg

图片3.jpg

光明镇新联村的住户,是近几年先后从县内迁来的,至今尚未划入光明镇的相应行政村管理,仍由原籍村委会代管,因此办理如接水入户这样的具体事项时,找不到属地单位或牵头部门,协调起来十分困难。近半年来,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员曾先后多次到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咨询协调,也向周围邻居了解接水入户的方法和环节,都各有说法。同时,户主本人缺乏与邻里沟通接洽的意识和能力,总认为这是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事情,因此“等、靠、依赖”思想严重。多次协调商量无果,关键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帮扶队员决定采取“歇帮”的方法,让阿尔常扎家自己去思考,自来水入户是“我要接”还是“要我接、是“我要喝自来水”还是“要我喝自来水”、是“以我为主”还是只想坐享其成…………如果不培养和激发内动力,不培养“惠从何来,恩向谁报”的思想情怀,脱贫攻坚结束后,他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近两个月帮扶队员和村干部的敦促和启发,经过阿尔常扎一家的思想斗争,终于由被动等待变成了主动协商,“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与邻里协商组合,共5户一起合力架接水管分户接入,阿尔常扎户出资3000元的管材等费用中,为鼓励他家主动作为,学院承担了1500元。

使阿尔常扎户能够喝上安全、卫生、放心的自来水,极大程度地保障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当阿尔常扎妻子的日阿机拧开龙头时,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阿尔常扎一家喜不自禁!